原文: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
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曰:“殆非也。”“夫予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距。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译文:
孟子到滕国,住在上等的旅馆里,有一双尚未织完的鞋子放在窗台上不见了,旅馆里的人找不到它。就有人问孟子说:“是不是随从你的人搜求起来了?”
孟子说:“你以为他们是为偷窃鞋子而来的吗?”
那人说:“恐怕不是的。”
孟子说:“我作为先生是来办教育的,对过往的不追问,对来的不拒绝。如果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我都接受,如此而已。”
注释
1.上宫:上等的旅馆。
2.屦:(ju巨)《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周礼·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左传·僖公四年》:“共其资粮屝屦。”《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荀子·礼论》:“卑絻、黼黻、文织,资粗、衰绖、菲繐、菅屦,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衣服者也。”《说文》:“屦,履也。”段玉裁注:“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这里用指为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之意。业屦:未织完的鞋子。
3.廋:(sou收)《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汉书·赵广汉传》:“直突入其门,廋索私屠酤。”颜师古注:“廋读与搜同,谓入室求之也。”《玉篇·广部》:“廋,求也,索也……亦作搜。”这里用为搜求之意。
4.设科:办教育。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八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四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六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二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十三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六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一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五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三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一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七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二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四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二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四节
- 《孟子》卷十万章下·第九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八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一节
- 《孟子》卷七离娄上·第十四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七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二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五节
- 《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一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四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五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七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四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十七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七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五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九节
孟子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501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4:39
- 孟子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mengzi.html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