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译文:
齐国占领燕国后,燕国人反叛。齐王说:“我很是愧对孟子。”
陈贾说:“大王不要忧患。大王自以为和周公相比,谁更爱民,谁更有智慧?”
齐王说:“唉呀,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使派他的哥哥管叔监管殷商的遗国,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如果周公知道但还这样做,就是不爱民;如果不知道而这样做,就是没有智慧。爱民和智慧,周公都没有尽量做到,何况大王您呢?我请求见孟子并向他解释。”
于是陈贾去见了孟子,见面后陈贾问:“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子说:“是古代的圣贤。”
陈贾说:“他派管叔监管殷族人,但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有的。”
陈贾说:“周公知道管叔将要叛乱而还要派他去吗?”
孟子说:“他不知道。”
陈贾说:“那么圣贤之人也会犯错误?”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错,不是很近情理吗?况且古时候的君子,有了过错就会改正;如今的君子,有了过错则任其发展。古时候的君子,他的过错,就象日食月食一样,人民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过错时,人民就会很敬仰。如今的君子,何止是让过错顺其自然发展,而且还会编一套言辞来为自己辩解。”
注释
1.畔:《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论语·颜渊》:“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这里用为背叛之意。
2.陈贾:齐国的大夫。
3.食:通“蚀”。《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左传·隐公三年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管子·四时》:“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这里用指为日食月食之意。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八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一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三十一..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七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六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二十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七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三十二..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四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六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二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一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十七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三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四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六节
- 《孟子》卷十四尽心下·第三十八..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二节
- 《孟子》卷七离娄上·第二十二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八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六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四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二十九..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八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三十三..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四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八节
- 《孟子》卷十四尽心下·第十八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五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七节
- 《孟子》卷十万章下·第九节
孟子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28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4:39
- 孟子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mengzi.html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