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有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来看孟子,严肃地端坐着与孟子谈话,孟子不理睬他,靠着几案睡觉。
客人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先一天斋戒沭浴后才敢跟您说话,先生睡卧而不听,今后再也不敢请求见您了。”
孟子说:“坐下来!我明白地告诉你,从前鲁缪公要是没有人在子思身边侍候,就不能让子思安心。泄柳、申详要是没有人在鲁缪公身边侍候,就不能使自己安身。请你为年长的人考虑,远远是比不上子思的,是你拒绝长者呢?还是长者拒绝你?”
注释
1.昼:齐国西南部的近邑,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西北。
2.隐:(yin印)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之意。
3.几:(ji机)《诗·大雅·行苇》:“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礼·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礼记·曲礼》:“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檀弓》:“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考工记·匠人》:“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白虎通·致仕》:“几杖,所以扶助衰也。”这是指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之意。
4.齐:通“斋”。 《诗"召南"采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左传·昭公十三年》:“使五人齐,而长入拜。”《论语·乡党》:“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国语·楚语下》:“而又能齐肃衷正。”《礼记·中庸》:“齐明盛服,以承祭祀。”《仪礼·士冠礼》:“齐则缁之。”这里用为斋戒之意。
5.鲁缪公:即鲁穆公,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君,在位三十三年。
6.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授业于曾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发挥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学派。
7.泄柳:鲁穆公时人。
8.申详:孔子学生子张的儿子,子游的女婿。
9.长者:本义指年老的人,这里是孟子的自称。
10.及:《战囯策·齐策》:“徐公何能及君也?”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里用为比得上,能与…相比之意。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八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四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一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四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二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四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十三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一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六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七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六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七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七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二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二十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三十二..
- 《孟子》卷十万章下·第九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五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四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八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二节
- 《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二节
- 《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一节
- 《孟子》卷七离娄上·第十四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一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十二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六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十四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二节
- 《孟子》卷七离娄上·第十三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八节
孟子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372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4:39
- 孟子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mengzi.html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