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身体健康> 人体穴位>

足少阴肾经之神封穴-「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之神封穴-「足少阴肾经」
网页全屏
null

足少阴肾经之神封穴-「足少阴肾经」


穴位名

神封 Shénfēng,出《针灸甲乙经》。神,心藏神,心主神明。封,有疆域、范围之义,指界,昔有“上为封”之说,指穴下为心神之所居与心阳藏聚之处。本穴与任脉之膻中平。膻中为心主之宫城,横膈以上为胸腔,胸腔最喜空旷,神之居也;神无形质,故喜居清虚境界,故名为“神封”,犹云神识封藏处也。

经属

属足少阴肾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仰卧,平乳头的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仙肌、胸横肌、胸内筋膜。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三、四、五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穴位下,胸腔内相应器官有:右侧与肺及胸膜相对应;左侧在第四肋间隙与胸内筋膜的深面是心脏及其表面包裹的心包膜。心的左侧界在该穴下,距胸前正中线约5~6厘米,其前面有不同程序的被胸膜及肺覆盖,不宜深刺。

作用与主治

作用:宽胸理肺,降逆止呕

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嗽气短,肺痈乳痈,呕吐,不欲食,卧寐不安,咳嗽,气喘,不嗜食,乳痈,胸胁胀满,现代又多用以神封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胸满,乳痛,肺炎,哮喘,胸膜炎,心动过速,乳腺炎,腹直肌痉挛等。

刺灸法

刺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不宜深刺,以免损伤心、肺。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按摩:用中指指腹揉按神封穴3~5分钟,可缓解跑步后或搬重物后造成的气喘。

配伍

配肺俞穴、太渊穴治咳嗽。

配肝俞穴、阳陵泉穴治胸胁疼痛。

配肝俞穴、乳根穴、膻中穴治乳少、乳痈。

配膈俞穴、肝俞穴、膻中穴、支沟穴治胸胁疼痛。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不得息,咳逆乳痈,洒淅恶寒。

《针灸聚英》:呕吐。

《循经考穴编》:肺痈。

《针灸大成》:主胸满不得息,咳逆,乳痈,呕吐,洒淅恶寒,不嗜食。

《类经图翼》:胸胁满痛。



人体穴位工具简介:

腧穴,学名“腧”(shù),常被称为孔穴、穴或穴道。这些是人体中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和刮痧等疗法的核心施术区域。这些穴位多位于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分布区域,因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