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总览
足太阳膀胱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BL。与足少阴肾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水。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向上至额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相会于头顶部百会;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的外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回出来在项部的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嵴柱两旁到腰中,进入嵴旁筋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挟嵴继续下行,经臀横纹中点的承扶,到腘窝部的委中;它在背部的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下行,通过髋关节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向下沿大腿后面行走,在腘窝部与前支经脉会合于委中处,继续下行,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经气于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足太阳膀胱经相关腧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穴计有: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至阴穴。共67穴,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相关腧穴主治
足太阳膀胱经病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唿吸系统疾病、神志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等。如:小腹偏肿而痛,癃闭或遗尿,癫狂,寒热,头痛,目痛,鼻塞,鼻血,项强,腰嵴疼痛,髋部不能屈,腘部掣强,小腿肚及脚痛,痔,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小便不通,遗尿,疟疾,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项,背,股,臀部和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症。
足太阳膀胱经养生时间
申时(15:00~17:00)
- 足阳明胃经之颊车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眉冲穴
- 足少阳胆经-总览
- 足厥阴肝经-总览
- 足阳明胃经之乳根穴
- 经外穴-总览
- 手厥阴心包经-总览
- 足阳明胃经之承满穴
- 足阳明胃经-总览
- 手太阴肺经-总览
- 足少阳胆经之听会穴
- 足阳明胃经之水突穴
- 手阳明大肠经-总览
- 任脉-总览
- 足太阳膀胱经-总览
- 手太阳小肠经-总览
- 足阳明胃经之承泣穴
- 督脉-总览
- 足太阳膀胱经之膈俞穴
- 足少阳胆经之承灵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曲差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攒竹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玉枕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会阳穴
- 足少阳胆经之天冲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厥阴俞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肺俞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附分穴
- 足太阴脾经-总览
- 手少阴心经-总览
人体穴位工具简介:
- 栏目:身体健康
- 使用次数:283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5-07-25 03:39:48
- 人体穴位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rtxw.html
腧穴,学名“腧”(shù),常被称为孔穴、穴或穴道。这些是人体中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和刮痧等疗法的核心施术区域。这些穴位多位于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分布区域,因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