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身体健康> 人体穴位>

足阳明胃经之乳中穴-「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之乳中穴-「足阳明胃经」
网页全屏
null

足阳明胃经之乳中穴-「足阳明胃经」


穴位名

乳中 Rǔzhōng,出《针灸甲乙经》。乳指乳头,中即正中,穴在乳头正中,故名乳中。

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取法:将食指指腹放于胸部乳头中央,食指指腹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输乳孔、输乳窦、输乳管、腺组织、胸大肌。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乳房皮肤的神经分布来自锁骨上神经的分支及第3、4、5肋间神经前皮支的乳房内侧支和外侧皮支的乳房外侧支。该处皮肤还有汗腺、皮脂腺、平滑肌(以环形纤维为主)。交感神经纤维随外侧动脉和肋间动脉入乳房,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及腺组织。

作用与主治

作用:调气醒神

主治:癫痫俱用灸,治目病则放血。朱丹溪曰:“乳房,阳明经气所经;乳头,厥阴肝气所经。”故本穴能治目病也。由此推之,治目病可并取光明,调月经可并取日月。

刺灸法

刺法:禁针

灸法:禁灸

按摩:每天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拉乳头,每次1~3分钟,可治乳痈,并可助乳房健美。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

《备急千金要方》:乳中,禁不灸刺。



人体穴位工具简介:

腧穴,学名“腧”(shù),常被称为孔穴、穴或穴道。这些是人体中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和刮痧等疗法的核心施术区域。这些穴位多位于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分布区域,因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