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之曲鬓穴-「足少阳胆经」
穴位名
曲鬓 Qūbì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发。名解:曲即弯曲,鬓即鬓发,此穴在耳上鬓发边际的弯曲处,故名曲鬓。
经属
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取法: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作垂直线,与耳尖水平线相交处即是。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顶支,颞肌受下颌神经的前干肌支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清热止痛,活络通窍。
主治:头面五官病:如偏头痛,齿痛,颔颊肿,目赤肿痛,牙关紧闭,暴喑,偏正头痛,口眼斜,头痛,头痛连齿,口噤不开,颌颊肿痛,颈项强急,现代又多用曲鬓穴治疗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颞肌痉挛,牙痛,视网膜出血及其他眼病等。
配伍
1、配太阳穴、头维穴治偏头痛。
2、配冲阳穴、颊车穴治齿痛。
3、配廉泉穴、合谷穴治暴喑。
4、配风池穴、太冲穴治目赤肿痛;
5、配下关穴、合谷穴、太冲穴治疗头痛、口噤不开。
刺灸法
刺法: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有胀重感。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用中指指腹垂直揉按曲鬓穴1~3分钟,可治疗头痛、牙痛、颊肿等症。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口噤,齿龋。
《针灸甲乙经》:颈颔支满,痛引牙齿,口噤不开,急痛不能言,曲鬓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曲鬓,冲阳主齿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颊颔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口噤不能言。
《针灸大成》:主颔颊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口噤不能言,颈项不得回顾,脑两角痛为颠风,引目眇。
- 足阳明胃经之颊车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眉冲穴
- 足少阳胆经-总览
- 足厥阴肝经-总览
- 手厥阴心包经-总览
- 经外穴-总览
- 足阳明胃经之乳根穴
- 足阳明胃经之承满穴
- 手太阴肺经-总览
- 足阳明胃经-总览
- 足少阳胆经之听会穴
- 任脉-总览
- 足阳明胃经之水突穴
- 手阳明大肠经-总览
- 手太阳小肠经-总览
- 足阳明胃经之承泣穴
- 足太阳膀胱经-总览
- 督脉-总览
- 足太阳膀胱经之膈俞穴
- 足少阳胆经之承灵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曲差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会阳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攒竹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肺俞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玉枕穴
- 足少阳胆经之天冲穴
- 足太阳膀胱经之厥阴俞穴
- 足太阴脾经-总览
- 手少阴心经-总览
- 足太阳膀胱经之附分穴
人体穴位工具简介:
- 栏目:身体健康
- 使用次数:276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5-07-25 03:39:48
- 人体穴位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rtxw.html
腧穴,学名“腧”(shù),常被称为孔穴、穴或穴道。这些是人体中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和刮痧等疗法的核心施术区域。这些穴位多位于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分布区域,因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