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身体健康> 人体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之五处穴-「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之五处穴-「足太阳膀胱经」
网页全屏
null

足太阳膀胱经之五处穴-「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名

五处 Wǔchù,《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巨处。名解:“五”,东南西北中五方也。“处”,处所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头之各部。本穴气血本应由曲差穴提供,但因曲差穴的气血受热后散于膀胱经之外,基本无物传入本穴,穴外头之各部的气血因而汇入穴内,故名“五处穴”。

经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取法: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分布。

作用与主治

作用:宁神止痛。

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惊风,癫痫,半身不遂,脊强反折,抽搐,目不明,现代又多用五处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视力减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衄血,鼻息肉,感冒等。

配伍

1、配率谷穴、行间穴治面瘫,眩晕。

2、配合谷穴、太冲穴治头痛、目眩。

3、配支沟穴、印堂穴治小儿惊风。

4、配足通谷穴、太冲穴治癒痛。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

灸法:不可灸。本穴经书列为不可灸,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空虚即为正常态,若施以火灸,则穴内地部的水湿气化充斥穴内,穴内正常的空虚态即被破坏,故不可灸。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目眩。

《针灸大成》:主嵴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热,目眩,目不明,目上戴不识人。

《太平圣惠方》:主目不明,头眩风闷。



人体穴位工具简介:

腧穴,学名“腧”(shù),常被称为孔穴、穴或穴道。这些是人体中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和刮痧等疗法的核心施术区域。这些穴位多位于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分布区域,因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