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身体健康> 人体穴位>

经外穴之大骨空穴-「经外穴」

经外穴之大骨空穴-「经外穴」
网页全屏
null

经外穴之大骨空穴-「经外穴」


穴位名

大骨空 dàgǔkōng,出《备急灸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名大骨空,并列作奇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取法:抬臂俯掌,拇指指关节背侧横纹中点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拇长伸肌腱。分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指背神经。

作用与主治

作用:退翼明目

主治:目痛,目翳,翳膜内障,白内障,风眩烂眼等各种眼病,急性胃肠炎,呕吐,泄泻,衄血,鼻出血等。

刺灸法

刺法:不刺

灸法: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穴位配伍

配风池穴、肝俞穴、瞳子髂穴治目痛、目翳。

文献摘要

《备急灸法》:衄多不止者,握手屈大指,灸骨端上三炷。炷如粟米大。男女同法,右衄灸左,左衄灸右。

《针灸大成》:大骨空二穴……治目久痛及生翳膜内障,可灸七壮。



人体穴位工具简介:

腧穴,学名“腧”(shù),常被称为孔穴、穴或穴道。这些是人体中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和刮痧等疗法的核心施术区域。这些穴位多位于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分布区域,因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