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三节
网页全屏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倚仗实力假装爱民的人是霸道,行霸道就可以建立大的国家。依靠治理规律而爱民的人是王道,行王道不一定要大国;商汤凭借七十里国土,周文王凭借百里国土就使人心归服。倚仗实力使人民服从,并不能使人民心服,是因为实力不能供养人民。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心中喜悦而诚心诚意归服。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
诗经》上说:‘从西面到东面,从南面到北面,没有司法人民就不归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1.赡:《孟子·梁惠王上》:“此惟救死而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晋书·羊祜传》:“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这里用为供养、供给之意。
2.七十子:七十个弟子,这里是说孔子的弟子有七十多人。
3.思:《易·临·象》:“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诗·大雅·文王之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郑玄注:“思次若今市亭也……郑司农云:思,辞也;次,市中候楼也……玄谓思当为司字,声之误也。”《礼记·中庸》:“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释名·释言语》:“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思,假借为司。”这里用为司法之意。
热门查询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八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四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一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四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二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四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十三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一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六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六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七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七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二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七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三十二..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二十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五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八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四节
- 《孟子》卷七离娄上·第十四节
- 《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二节
- 《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一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十二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二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一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六节
- 《孟子》卷十万章下·第九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二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十四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六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八节
孟子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372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4:39
- 孟子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mengzi.html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