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七离娄上·第三节
网页全屏
原文: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译文: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爱民,最后失去天下是因为不爱民。诸侯国家的兴盛、衰败和生存、灭亡的原因也是如此。天子不爱民,就不能保住天下;诸侯不爱民,就不能保住国家;公卿大夫等官员不爱民,就不能保住王室;读书人和普通百姓不爱民,就不能保住自身。现在有些人憎恶死亡但乐于干坏事,这就象厌恶喝醉酒却强要去喝酒一样。”
注释
1.社稷:《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论语·八佾》:“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礼记·月令·仲春》:“命民社。”《国语·鲁语上》:“故祀以为社。”《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里用为土地神神主之意。土神和谷神是古时君主都祭祀的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2.宗庙:本义是指皇帝、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国语·越语》:“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旧时帝王以天下为自己一家所有,世代相传,所以以宗庙代称王室、国家。
热门查询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八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四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一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四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四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二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十三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六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一节
- 《孟子》卷四公孙丑上·第六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七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二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三十二..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十二节
-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第十二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七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七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二十节
- 《孟子》卷八离娄下·第一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四节
- 《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二节
- 《孟子》卷三公孙丑上·第一节
- 《孟子》卷十万章下·第九节
- 《孟子》卷十一告子上·第十六节
- 《孟子》卷七离娄上·第十三节
-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第八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五节
- 《孟子》卷七离娄上·第十四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八节
-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第二节
- 《孟子》卷一梁惠王上·第七节
孟子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373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4:39
- 孟子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mengzi.html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