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乐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译文]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注释]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则,于是。太,同“泰”,平和、安宁的意思。
3、乐与饵:音乐和美食。
4、既:尽的意思。
[引语]
这一章,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但本章和上一章,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论“道”的重复,而是隐寓着言外之意。“道”的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它可以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因而可以这样说,本章实为“道”的颂歌。在《道德经》中,“道”已经被多次论及,但从来没有重复,而是层层深入、逐渐展开,使人切实感受“道”的伟大力量。
[评析]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他这章里所说的话,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 第一章 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
-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第三章 不上贤
-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道德经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125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5-07-25 19:50:32
- 道德经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ddj.html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道家思想核心著作。全书分81章,含《道经》37章与《德经》44章,涵盖宇宙观、治国方略、处世智慧等内容。本站提供完整81章原文及白话译文,逐章解读道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等哲学思想,助您领悟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