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章
网页全屏
原文: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
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
“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
“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
(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
(3)报:报复。
(4)居:处。
(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
(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
(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
(8)矫:坚强的样子。
(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热门查询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十一章
中庸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251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4:40
- 中庸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zhongyong.html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