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六章
网页全屏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
(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热门查询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十一章
中庸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251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04:40
- 中庸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zhongyong.html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