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民俗文化> 医方集解>

利湿之剂·第十二 防己饮

利湿之剂·第十二 防己饮
网页全屏
  • (湿热脚气)

    治脚气,足胫肿痛,憎寒壮热。

    (脚气自外感得者,山岚雨水,或履湿热之地;自内伤得者,生冷茶酒油面。湿热之毒,有湿有热,湿又能生热。湿性下流,故注于足。湿热分争,湿胜则憎寒,热胜则壮热。有兼头痛诸证者,状类伤寒,亦有六经传变,但胫肿掣痛为异耳。此病忌用补剂及淋洗,以湿热得补增剧也,亦不宜大泻治之,喜通而恶塞。若脚气冲心,喘急不止,呕吐不休者死,水凌火故也。先痛而后肿者,气伤血也;先肿而后痛者,血伤气也。筋脉弛长痛肿者,名湿脚气,宜利湿疏风。踡缩枯细,不肿而痛者,名干脚气,即热也,宜润血清燥。)

    防己 木通 槟榔 生地(酒炒) 川芎 白术(炒) 苍术(盐炒) 黄柏(酒炒) 甘草梢 犀角

    食前服。热加黄芩;时令热加石膏;肥人有痰加竹沥、姜汁,或南星;大便秘加桃仁、红花;小便赤涩加牛膝,或木瓜、薏苡。

    此足太阳药也。防己行水疗风,泻下焦之湿热;槟榔攻坚利水,坠诸药使下行;木通降心火由小便出;草梢泄脾火径达肾茎;黄柏、生地,滋肾阴而凉血解热;苍、白二术,燥脾湿而运动中枢。肿由血郁,川芎行血中之气;痛由肝实,犀角凉心而清肝。合之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也。

医方集解工具简介:

医方集解清·汪昂公元1682年本书系我国清代著名医家汪昂搜罗古今名方,精心整理编撰而成,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全书共分3卷,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其中正方388首。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涌吐、发表、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每方除列述方名、说明主治,介绍组成及附方加减之外,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书后附有提供仓促救急之用的”急救良方”及养生参考的”勿药元诠”。该书广搜古今诸家名方,汇集众说详加注释,选方切于实用,文字通俗简明,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医方剂学专著。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广泛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