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且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秦王派使者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加恩惠,以大换小,这非常好。但是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着它,不敢换掉。”秦王很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拿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不答应我,这是为什么?秦国消灭了韩国和魏国,只有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那是因为我认为他是忠厚长者,所以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希望同安陵君交换,他却违抗我,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手里继承了封地并保有它,即使一千里也是不敢换掉的,何况只是五百里?”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可听说过天子的发怒吗?”唐雎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伏尸一百万,流血一千里!”唐雎说:“大王听说过平民的发怒吗?”秦王说:“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当专诸刺杀王僚时,慧星遮盖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虹穿过了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在宫殿上扑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士人,满腔的怒气还没有发泄出来,预兆就从天而降,加上我就是四个人了。所以士人要发怒,两具尸首就要倒下,五步之内鲜血四溅,天下人穿白戴孝,今天就要这样了。”说着便拔出剑站了起来。
秦王脸色大变,挺起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坐下!何至于这样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凭着五十里土地安然无事,只是因为有先生在啊。”
- 《战国策》秦三·应侯曰郑人谓玉..
- 《战国策》西周·薛公以齐为韩魏..
- 《战国策》东周·秦假道于周以伐..
- 《战国策》楚四·天下合从
- 《战国策》秦四·秦昭王谓左右
- 《战国策》韩二·韩公叔与几瑟争..
- 《战国策》东周·温人之周
- 《战国策》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
- 《战国策》秦四·顷襄王二十年
- 《战国策》西周·三国攻秦反
- 《战国策》秦三·五国罢成皋
- 《战国策》秦三·应侯谓昭王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吕礼
- 《战国策》秦四·楚魏战于陉山
- 《战国策》秦二·宜阳之役冯章谓..
- 《战国策》魏一·张仪欲以魏合于..
- 《战国策》秦三·谓穰侯
- 《战国策》赵一·齐攻宋奉阳君不..
- 《战国策》秦三·范子因王稽入秦
- 《战国策》秦二·医扁鹊见秦武王
- 《战国策》西周·周君之秦
- 《战国策》韩一·秦韩战于浊泽
- 《战国策》西周·犀武败
- 《战国策》韩一·宜阳之役
- 《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
- 《战国策》赵四·翟章从梁来
- 《战国策》秦一·秦惠王谓寒泉子
- 《战国策》秦四·或为六国说秦王
- 《战国策》东周·杜赫欲重景翠于..
- 《战国策》东周·周相吕仓见客于..
- 《战国策》东周·赵取周之祭地
战国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34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7
- 战国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warring.html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