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籍兵乞食于西周。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籍兵乞食。君临函谷而无攻,令弊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薛公曰:“善。”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籍兵乞食于西周。
译文:
齐国孟尝君田文,又称薛公,用齐来为韩、魏攻打楚,又为韩、魏攻打秦,而向西周借兵求粮。韩庆(韩人但在西周作官)为了西周的利益对薛公说:“您拿齐国为韩、魏攻楚,5年才攻取宛和叶以北地区,增强了韩、魏的势力。如今又联合攻秦,又增加了韩、魏的强势。韩、魏两国南边没有对楚国侵略的担忧,西边没有对秦国的恐惧,这样地多辽阔的两国愈加显得重要和尊贵,而齐国却因此显得轻贱了。犹如树木的树根和枝梢更迭盛衰,事物的强弱也会因时而变化,臣私下替你齐国感到不安。您莫如使敝国西周暗中与秦合好,而您不要真的攻秦,也不必要向敝国借兵求粮。您兵临函谷关而不要进攻,让敝国把您的意图对秦王说:‘薛公肯定不会破秦来扩大韩、魏,他之所以进兵,是企图让楚国割让东国给齐。’这样,秦王将会放回楚怀王来与齐保持和好关系(当时楚怀王被秦昭公以会盟名义骗入秦地,并被扣押),秦国得以不被攻击,而拿楚的东国使自己免除灾难,肯定会愿意去做。楚王得以归国,必定感激齐国,齐得到楚国的东国而愈发强大,而薛公地盘也就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解除三国兵患,处于三晋(韩、赵、魏)的西邻,三晋也必来尊事齐国。”
薛公说:“很好。”因而派遣韩庆入秦,使三国停止攻秦,从而让齐国不向西周来借兵求粮。
- 《战国策》秦三·应侯曰郑人谓玉..
- 《战国策》秦二·秦惠王死公孙衍..
- 《战国策》宋卫·宋康王之时有雀..
- 《战国策》赵三·平原君请冯忌
- 《战国策》楚四·天下合从
- 《战国策》秦一·秦惠王谓寒泉子
- 《战国策》秦一·司马错与张仪争..
- 《战国策》赵二·苏秦从燕之赵始..
- 《战国策》赵三·卫灵公近雍疸弥..
- 《战国策》韩三·或谓韩相国
- 《战国策》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
- 《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
- 《战国策》韩三·韩氏逐向晋于周
- 《战国策》魏三·秦赵约而伐魏
- 《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 《战国策》赵一·齐攻宋奉阳君不..
- 《战国策》西周·周君之秦
- 《战国策》东周·昭翥与东周恶
- 《战国策》东周·三国隘秦
- 《战国策》东周·周共太子死
- 《战国策》西周·犀武败
- 《战国策》西周·楚兵在山南
- 《战国策》赵四·翟章从梁来
- 《战国策》赵四·齐欲攻宋
- 《战国策》东周·楚攻雍氏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吕礼
- 《战国策》魏一·知伯索地于魏桓..
- 《战国策》东周·石行秦谓大梁造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金投
- 《战国策》东周·周相吕仓见客于..
- 《战国策》赵三·魏使人因平原君..
战国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139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7
- 战国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warring.html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