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网页全屏
- 1-《战国策》韩二·公叔使冯君于秦
- 2-《战国策》韩二·谓公叔曰公欲得武遂于秦
- 3-《战国策》韩二·谓公叔曰乘舟
- 4-《战国策》韩二·齐令周最使郑
- 5-《战国策》韩二·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强为楚王使于韩
- 6-《战国策》韩二·韩公叔与几瑟争国中庶子强谓太子
- 7-《战国策》韩二·齐明谓公叔
- 8-《战国策》韩二·公叔将杀几瑟
- 9-《战国策》韩二·公叔且杀几瑟
- 10-《战国策》韩二·谓新城君曰
- 11-《战国策》韩二·胡衍之出几瑟于楚
- 12-《战国策》韩二·几瑟亡之楚
- 13-《战国策》韩二·冷向谓韩咎
- 14-《战国策》韩二·楚令景鲤入韩
- 15-《战国策》韩二·韩咎立为君而未定
- 16-《战国策》韩二·史疾为韩使楚
- 17-《战国策》韩二·韩傀相韩
- 18-《战国策》韩三·或谓韩公仲
- 19-《战国策》韩三·或谓公仲
- 20-《战国策》韩三·韩人攻宋
- 21-《战国策》韩三·或谓韩王
- 22-《战国策》韩三·谓郑王
- 23-《战国策》韩三·韩阳役于三川而欲归
- 24-《战国策》韩三·秦大国
- 25-《战国策》韩三·张丑之合齐楚讲于魏
- 26-《战国策》韩三·或谓韩相国
- 27-《战国策》韩三·公仲使韩珉之秦求武隧
- 28-《战国策》韩三·韩相公仲珉使韩侈之秦
- 29-《战国策》韩三·客卿为韩谓秦王
- 30-《战国策》韩三·韩珉相齐
- 31-《战国策》韩三·或谓山阳君
- 32-《战国策》韩三·赵魏攻华阳
- 33-《战国策》韩三·秦招楚而伐齐
- 34-《战国策》韩三·韩氏逐向晋于周
- 35-《战国策》韩三·张登请费緤
- 36-《战国策》韩三·安邑之御史死
- 37-《战国策》韩三·魏王为九里之盟
- 38-《战国策》韩三·建信君轻韩熙
- 39-《战国策》韩三·段产谓新城君
- 40-《战国策》韩三·段干越人谓新城君
- 41-《战国策》燕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 42-《战国策》燕一·奉阳君李兑甚不取于苏秦
- 43-《战国策》燕一·权之难燕再战不胜
- 44-《战国策》燕一·燕文公时
- 45-《战国策》燕一·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 46-《战国策》燕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
- 47-《战国策》燕一·宫他为燕使魏
- 48-《战国策》燕一·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
- 49-《战国策》燕一·燕王哙既立
- 50-《战国策》燕一·初苏秦弟厉因燕质子而求见齐王
- 51-《战国策》燕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 52-《战国策》燕一·齐伐宋宋急
- 53-《战国策》燕一·苏代谓燕昭王
- 54-《战国策》燕一·燕王谓苏代
- 55-《战国策》燕二·秦召燕王
- 56-《战国策》燕二·苏代为奉阳君说燕于赵以伐齐
- 57-《战国策》燕二·苏代为燕说齐
- 58-《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使人谓燕昭王
- 59-《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
- 60-《战国策》燕二·陈翠合齐燕
- 61-《战国策》燕二·燕昭王且与天下伐齐
- 62-《战国策》燕二·燕饥赵将伐之
- 63-《战国策》燕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 64-《战国策》燕二·或献书燕王
- 65-《战国策》燕二·客谓燕王
- 66-《战国策》燕二·赵且伐燕
- 67-《战国策》燕二·齐魏争燕
- 68-《战国策》燕三·齐韩魏共攻燕
- 69-《战国策》燕三·张丑为质于燕
- 70-《战国策》燕三·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
- 71-《战国策》燕三·秦并赵北向迎燕
- 72-《战国策》燕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 73-《战国策》宋卫·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
- 74-《战国策》宋卫·公输般为楚设机
- 75-《战国策》宋卫·犀首伐黄
- 76-《战国策》宋卫·梁王伐邯郸
- 77-《战国策》宋卫·谓大尹曰
- 78-《战国策》宋卫·宋与楚为兄弟
- 79-《战国策》宋卫·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
- 80-《战国策》宋卫·宋康王之时有雀生
- 81-《战国策》宋卫·智伯欲伐卫
- 82-《战国策》宋卫·智伯欲袭卫
- 83-《战国策》宋卫·秦攻卫之蒲
- 84-《战国策》宋卫·卫使客事魏
- 85-《战国策》宋卫·卫嗣君病
- 86-《战国策》宋卫·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 87-《战国策》宋卫·卫人迎新妇
- 88-《战国策》中山·魏文侯欲残中山
- 89-《战国策》中山·犀首立五王
- 90-《战国策》中山·中山与燕赵为王
- 91-《战国策》中山·司马憙使赵
- 92-《战国策》中山·司马憙三相中山
- 93-《战国策》中山·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 94-《战国策》中山·主父欲伐中山
- 95-《战国策》中山·中山君飨都士
- 96-《战国策》中山·乐羊为魏将
- 97-《战国策》中山·昭王既息民缮兵
战国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139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7
- 战国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warring.html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说明: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工具左右
- 左邻
论语
《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网站收录了通行本《论语》的全文和注释,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素材和历史参考资料,帮助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历史传承。
- 右舍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通史著作,由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该书自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历经16个朝代,共294年的历史时期,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叙述了各朝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事迹,是中国古代最全面系统的一部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体系最完备、思想最深邃、语言最精炼、风格最优美”的通史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