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网页全屏
原文: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译文:
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故事:
唐朝中期,各镇节度史都拥有军事、经济大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蔡州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乱。唐宪宗派大将李塑(“塑”字的“土”部换“心”部,同“诉”字。因电脑子库里没有此字,下用“诉”字代替)担任唐州节度使,剿灭吴元济。 李诉到任,放风麻痹吴元济。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只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攻打吴元济,与我无干。吴元济观察了李诉的动静,见他毫无进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诉放在心上了。 其实李诉一直在思考攻打吴元济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机擒获了吴元济手下的大将李佑,对他优礼有加,感动了李佑。李佑告诉李诉,吴元济的主力部队都部署在洄曲一带,防止官军进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蔡州是吴元济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胜,应该迅速直捣蔡州,活捉吴元济。 李诉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筹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诉投降。
热门查询
- 第一计:瞒天过海
-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 第七计:无中生有
- 第二计:围魏救赵
- 第五计:趁火打劫
- 第四计:以逸待劳
-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 第六计:声东击西
- 第三计:借刀杀人
-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 第八计:暗渡陈仓
-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345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11-01 11:25:15
- 三十六计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sanshiliuji.html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