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网页全屏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千字文》,其详细信息如下:
诵读拼音:背邙面洛 (bèimángmiànluò),浮渭据泾 (fúwèijùjīng)。宫殿盘郁 (gōngdiànpányù),楼观飞惊 (lóuguānfēijīng)。注释:邙(mánɡ):山名, 北邙山,在河南省。解释:洛阳北靠邙山,面临洛水;长安北横渭水,远据泾河。宫殿回环曲折,楼台宫阙凌空欲飞,使人心惊。解读:背邙面洛,浮渭据泾这两句话描述了东西二京,长安和洛阳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背邙面洛"描述的是洛阳,洛阳城背靠北邙山,南面是洛水。在古汉语中一提到背,在方位上就是指北方,一说面就是南方。中国人讲究面南背北,我们尚南,以面南为正位;西方人尚北以北为正位,同样的罗盘,我们叫指南针,他们叫指北针。古代的地图都是上南下北,与现代欧式的地图反着,所以我们的居室也要坐北朝南,历来的衙门口也都是朝南开。为什么非得坐北朝南不可呢?这就是我们的文化,面南背北是九五之尊的天子之位。天子既居乾位有九五之尊,天子的一举一动就要正大光明,经得住南方丙丁火(阳光)的直射,阳光下的影子要正,政者正也,自己正了,才能施政,所以"天子无私事"。背邙的邙指的是洛阳城北的邙山,北邙山海拔250米,方圆200公里,既不雄伟也不高大,但是由于水低土厚、气候温和,是理想的风水宝地。山上古代帝王的陵墓多得数不胜数,历史上素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在邙山几十公里的主地段内,仅皇家陵园就有五处,分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皇陵区,埋葬着汉光武刘秀、蜀后主刘禅、南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等帝王,以及贾谊、班超、李密、薛仁贵、狄仁杰、杜甫、石崇、孟郊、颜真卿等名流。古人有诗说,"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一点也不假。此外,"洛阳牡丹甲天下"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洛阳牡丹出邙山",北邙山又叫牡丹山,这个典故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洛阳城的南面是洛水,此水起源于陕西的洛南县、流经洛阳城南,然后汇入黄河,所以"背邙面洛"是洛阳城地理背景的描绘。浮渭据泾,说的是西京长安的地理位置。西安的左面有渭水,右面有泾河。渭水发源于甘肃,泾水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这里汇合后流入黄河。在流入黄河以前,泾水清、渭水浊,水质完全不一样,所以有"泾渭分明"的成语。浮是漂流、漂浮的意思;据是据恃、凭据、靠着的意思。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这两句话描绘了都城中帝王宫殿的雄伟和壮丽。天子所居之室叫宫,天子所议之堂叫作殿,本来在上古时期宫室通称,以后宫字才专为皇家所用。殿的本义是泛指高大的房屋,以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厅堂。一般来说,殿是议论公事的地方,宫是帝王的生活区。例如北京皇宫紫禁城的布局,分为前朝后廷、左庙右稷。紫禁城前半部分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属于外朝;后半部分是后三宫:乾清宫、坤宁宫、交泰宫(殿),那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属于内廷。紫禁城的左面是皇帝的家庙,太庙(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右面是祭地神和谷神的社稷坛(中山公园五色土)。宫殿盘郁是形容都城里面的宫殿,盘旋曲折、错落重迭。盘是盘旋、逶迤,郁是重叠茂盛的样子。楼观是古代宫殿群里面最高的建筑,飞是形容建筑物之高,有凌空欲飞之势。惊是让人看了触目惊心、舌拱不下。说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又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非常了不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亭台楼阁。亭子只有顶没有四壁,是供游人、行人小憩的地方。台是用土石垫起来的高而平的方形建筑,便于瞭望。阁是一种架空的小楼房,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是两层以上的建筑,《说文》里说,楼者重屋也,是重重叠加的屋子。观是宫廷大门外面两层的细高的建筑,是朝廷张贴公告的地方。两观之间有一个豁口叫做阙,也就是通往皇宫正门的缺口,后世的观楼已经与皇城的正门融合在一起了。故宫紫禁城午门前面有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两侧是宫墙和门楼,这就是早先的观楼,现在上面有五座阁楼式建筑叫五凤楼。楼观都高入云天,让人看了触目惊心。记得李白有一首诗《夜宿山寺》,述说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了。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后人有好事者,将自己家的楼,取名"摘星楼",以言其高。
热门查询
- 俊义密勿 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 ..
-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
-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
-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 ..
-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
-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
-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
-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
-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
-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
- 番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
-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
-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昆独运 ..
-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
-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
-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
-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酋攸畏 ..
- 纨扇圆洁 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 ..
-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矫手顿足 ..
- 嫡后嗣续 祭祀蒸尝 稽颡再拜 ..
-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
-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
-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
-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 ..
-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
-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 ..
-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 ..
-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 ..
-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
-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 ..
-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 ..
千字文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76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8-08 08:01:08
- 千字文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qianziwen.html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