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率宾归王
网页全屏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率宾归王》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千字文》,其详细信息如下:
诵读拼音:爱育黎首 (àiyùlíshǒu),臣伏戎羌 (chénfúróngqiāng)。遐迩一体 (xiáěryītǐ),率宾归王 (shuàibīnguīwáng)。注释:遐迩(xiá ěr):指远近。率宾:出自《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解释: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贴贴地归顺于他的统治。解读: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黎首代表黎民百姓。黎是形声字,文义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爱是爱护、珍惜;育是抚育、养育。臣是臣服、接受的意思。伏是低头、顺从。戎羌代表了四方的少数民族,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的简称。西戎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生活为主。周朝中叶,西戎入侵中原,当时的西戎被称作犬戎,曾迫使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由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羌族也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后来与汉族融合,定居务农,属于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遐是远,迩是近。天下一统,万民同心就是"遐迩一体"的意思。"率宾"等同于"率滨",是四海之内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四海的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率宾归王"一句的语义,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历来就有"王道"与"霸道"之别。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就不行了,首先登场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推崇和实行的是霸道,以实力说话,比拳头。比如当时的齐桓公任用贤相管仲,充分利用齐国的自然资源,晒盐炼铁、渔农贸易一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国强兵。齐桓公曾九次主持召开诸侯大会,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地位相当于今日的美国,实力强说了算,你不买账不行。历史上的正统观念,一种政治制度或者实行王道,以仁义礼治来治国,当然最理想。等而下之者实行霸道,靠实力形成威慑力量,令他人不得不服,也无可厚非。最令人所不齿的是靠阴谋诡计,篡权窃国。这些人不但仁义礼智信没有,连真正的实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野心,加上苏秦、张仪等人的诡诈之术。庄子对这些"国君"嗤之以鼻,称他们为大盗,所谓"窃钩者盗,窃国者侯"。
热门查询
-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
- 俊义密勿 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 ..
-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
-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
-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
- 番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
-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 ..
-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
-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
-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
-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昆独运 ..
-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
-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
-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
-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
-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
-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
- 叔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
-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
-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
-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
-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
- 嫡后嗣续 祭祀蒸尝 稽颡再拜 ..
-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 ..
-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
-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
-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
-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
-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
-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
-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
千字文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92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8-08 08:01:08
- 千字文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qianziwen.html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