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依胛骨之里肋间空,去胛骨容侧指许,摩肉之表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出,若无停痰宿疾则无所下也。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当令侧卧,挽上臂,令前求取穴灸之也。求穴大较以右手从右肩上住指头表所不及者是也,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正坐当伸两臂者,亦可伏衣襆上伸两臂,令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胛骨覆,穴不可得也。所伏衣襆当令大小常定,不尔则失其穴也。此灸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取身体平复。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
论曰: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疴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三里主腹中寒,胀满肠鸣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腹胀,皮肿,阴气不足,小腹坚,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鼓颔,腰痛不可以顾,顾而有所见,喜悲,上下求之,口僻乳肿,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胁下柱满,不能久立,膝痿,寒热中,消谷苦饥,腹热身烦,狂言,乳痈,喜噫,恶闻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悽悽恶寒,头眩,小便不利,喜哕。凡此等疾,皆灸刺之,多至五百壮,少至二三百壮。
涌泉主喜喘,喉痹,身热痛,脊胁相引,忽忽喜忘,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男子如蛊,女子如阻,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食,喘逆,足下清至膝,咽中痛,不可纳食,瘖能言,小便不利,小腹痛,风入肠中,癫疾,夹脐痛急,胸胁柱满痛,衄不止,五疝,指端尽痛,足不践地。凡此诸疾,皆主之。
- 心脏方·脉极第四
- 妇人方下·月水不通第十九
- 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
- 上少小婴孺方下·咳嗽第六
- 诸论·议处方第五
- 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 风毒香港脚方·汤液第二
- 上七窍病·目病第一
- 伤寒方上·发汗汤第五
- 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
- 妇人方上·产难第五
- 诸论·论合和第七
- 脉法·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
- 诸论·论大医习业第一
- 肝脏·肝虚实第二
- 妇人方上·求子第一
- 治诸风方·贼风第三
- 胃腑方·胀满第七
- 伤寒方下·百合第十二
- 诸论·论用药第六
- 上七窍病·唇病第五
- 养性·调气法第五
- 序·序
- 妇人方中·杂治第十七
- 妇人方中·下痢第十五
- 诸论·论大医精诚第二
- 上少小婴孺方上·序例第一
- 妇人方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
- 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
- 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
- 诸论·论药藏第九
千金方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15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1
- 千金方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qianjinfang.html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