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产妇虽是秽恶,然将痛之时,及未产已产,并不得令死丧污秽家人来视之,则生难。若已产者,则伤儿也。妇人产乳,忌反支月。若值此月,当在牛皮上,若灰上,勿令水血恶物著地,则杀人,及浣濯衣水皆以器盛,过此忌月乃止。凡生产不依产图,脱有犯触,于后母子皆死。若不至死,即母子俱病,庶事皆不称心。若能依图无所犯触,母即无病,子亦易养。凡欲产时,特忌多人瞻视,惟得三二人在旁待总,产讫乃可告语诸人也。若人众看之,无不难产耳。凡产妇第一不得匆匆忙迫。旁人极须稳审,皆不得预缓预急及忧悒,忧悒则难产。若腹痛,眼中火生,此儿回转,未即生也。儿出讫,一切人及母皆忌问是男是女。儿始落地,与新汲井水五咽,忌与暖汤物,勿令母看视秽污。凡产妇慎食热药热面,食常识此,饮食当如人肌温温也。凡欲临产时,必先脱寻常所著衣以笼灶头及灶口,令至密,即易产也。凡产难及子死腹中,并逆生与胞胎不出诸篇方可通检用之。
治产难,或半生,或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著脊,及坐草数日不产,血气上抢心,母面无颜色,
气欲绝者方
成煎猪膏一升 白蜜一升 醇酒二升
上三味合煎取二升,分再服,不能再服,可随所能服之。治产后恶血不除,上抢心痛,烦急者,以地黄汁代醇酒。
治难产方
槐枝切,二升 瞿麦 通草各五两 牛膝四两 榆白皮切 大麻仁各一升
上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
治产难累日,气力乏尽,不能得生,此是宿有病方
赤小豆二升 阿胶二两
上二味,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纳胶令烊,一服五合,不觉更服,不过三服即出。
又方
槐子十四枚 蒲黄一合上二味合纳酒中,温服,须臾不生,再服之。水服亦得。
又方
生地黄汁半升,生姜汁半升上二味合煎熟,顿服之。
治产难及日月未足而欲产者方
知母一两为末,蜜丸如兔屎,服一丸,痛不止,更服一丸。
治产难方
吞皂荚子二枚。
治产难三日不出方
取鼠头烧作屑,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车轴脂吞大豆许二丸。又方
烧大刀镮,以酒一杯沃之,顿服即出。救死不分娩①者。又方
烧药杵令赤,纳酒中饮之。治难产方
取厕前已用草二七枚,烧作屑,水调服之。
又方
令夫唾妇口中二七过,立出。难产 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羚羊角散 治产后心闷,是血气上冲心方。羚羊角一枚烧作灰,下筛,以东流水服方寸匕。若未瘥,须臾再服,取闷瘥乃止。
又方
羖羊角烧作灰,以温酒服方寸匕,不瘥,须臾再服。《备急方》以治产难。治产乳晕绝方
半夏一两捣筛,丸如大豆,纳鼻孔中即愈。此是扁鹊法。
又方
神曲末,水服方寸匕。亦治产难。又方 赤小豆捣为散,东流水服方寸匕,不瘥更服。
又方
含酽醋潠面即愈,凡闷即潠之,愈。又方
取酽醋和产血如枣许大,服之。治心闷方
产后心闷,眼不得开,即当顶上取发如两指大,强以人牵之,眼即开。
- 心脏方·脉极第四
- 妇人方下·月水不通第十九
- 上少小婴孺方下·咳嗽第六
- 妇人方上·产难第五
- 诸论·议处方第五
- 诸论·论合和第七
- 脉法·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
- 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二十一
- 风毒香港脚方·汤液第二
- 上七窍病·目病第一
- 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
- 伤寒方上·发汗汤第五
- 伤寒方下·百合第十二
- 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 诸论·论大医习业第一
- 妇人方上·求子第一
- 上七窍病·唇病第五
- 胃腑方·胀满第七
- 肝脏·肝虚实第二
- 诸论·论用药第六
- 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
- 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
- 妇人方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
- 上少小婴孺方上·序例第一
- 养性·调气法第五
- 诸论·论大医精诚第二
- 序·序
- 上少小婴孺方下·小儿杂病第九
- 妇人方中·下痢第十五
- 妇人方中·杂治第十七
- 诸论·论药藏第九
千金方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147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1
- 千金方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qianjinfang.html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