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方类编
网页全屏
- 1-卷下·伤暑门 梅苏丸
- 2-卷下·伤暑门 藿香正气散
- 3-卷下·伤暑门 益元散
- 4-卷下·伤暑门 胃苓丸
- 5-卷下·伤暑门 生脉散
- 6-卷下·伤暑门 上清丸
- 7-卷下·伤暑门 三黄丸
- 8-卷下·伤暑门 神芎丸
- 9-卷下·伤暑门 参归益元汤
- 10-卷下·伤暑门 中暑仆地
- 11-卷下·伤暑门 盛夏时有大热症,头大如斗,身热如火者
- 12-卷下·伤寒门 观音救苦丹
- 13-卷下·伤寒门 金不换正气丸
- 14-卷下·伤寒门 败毒汤
- 15-卷下·伤寒门 除瘟救苦丹
- 16-卷下·伤寒门 太乙救苦散
- 17-卷下·伤寒门 人马平安散
- 18-卷下·伤寒门 二圣救苦丹
- 19-卷下·伤寒门 避瘟丹
- 20-卷下·伤寒门 诸葛行军散
- 21-卷下·伤寒门 治瘟疫方
- 22-卷下·伤寒门 预防瘟疫方
- 23-卷下·伤寒门 治大头瘟
- 24-卷下·伤寒门 犀角清毒饮
- 25-卷下·伤寒门 早起避秽丹
- 26-卷下·伤寒门 干霍乱,肠痛出汗,吐泻不出,危在旦夕
- 27-卷下·伤寒门 治干霍乱腹痛
- 28-卷下·伤寒门 治绞肠痧
- 29-卷下·伤寒门 治伤寒等症
- 30-卷下·伤寒门 感冒发散汤
- 31-卷下·伤寒门 清解汤
- 32-卷下·伤寒门 伤寒舌生芒刺,黑苔,水克火也,用劫法
- 33-卷下·伤寒门 四治汤
- 34-卷下·伤寒门 治盗汗方
- 35-卷下·伤寒门 避瘟丹
- 36-卷下·痔漏门 洗痔疮初起
- 37-卷下·痔漏门 内消痔漏丸
- 38-卷下·痔漏门 消痔脱管奇方
- 39-卷下·痔漏门 治漏
- 40-卷下·痔漏门 治痔漏方
- 41-卷下·损伤门 治浑身打伤
- 42-卷下·损伤门 接骨方
- 43-卷下·损伤门 治跌打损伤青肿
- 44-卷下·损伤门 药酒方
- 45-卷下·损伤门 万应膏
- 46-卷下·损伤门 八厘散
- 47-卷下·损伤门 夹棍神方
- 48-卷下·损伤门 英雄丸
- 49-卷下·损伤门 仙传膏
- 50-卷下·疮毒门 透顶神功散
- 51-卷下·疮毒门 治发背有回生之功
- 52-卷下·疮毒门 梅花点舌丹
- 53-卷下·疮毒门 治大麻风
- 54-卷下·疮毒门 治年久脓水疮并血风疮
- 55-卷下·疮毒门 治锁口疮
- 56-卷下·疮毒门 治诸毒不收口
- 57-卷下·疮毒门 生肌太乙膏
- 58-卷下·疮毒门 治瘤方
- 59-卷下·疮毒门 治猴子
- 60-卷下·疮毒门 治发背对口溃烂不收口方
- 61-卷下·疮毒门 制红粉法
- 62-卷下·疮毒门 铁箍散
- 63-卷下·疮毒门 治癣妙方
- 64-卷下·疮毒门 又治癣方
- 65-卷下·疮毒门 治鹅掌癣
- 66-卷下·疮毒门 多年顽癣
- 67-卷下·疮毒门 已验过癣方
- 68-卷下·疮毒门 牛皮癣方
- 69-卷下·疮毒门 治各种癣疮方
- 70-卷下·疮毒门 内消瘰丸
- 71-卷下·疮毒门 治瘰痰核方
- 72-卷下·疮毒门 治瘰不论已破未破
- 73-卷下·疮毒门 治疔疮神效方
- 74-卷下·疮毒门 多年疮
- 75-卷下·疮毒门 治蝎蜇蜈蚣咬方
- 76-卷下·疮毒门 治漆疮
- 77-卷下·疮毒门 金黄如意散
- 78-卷下·疮毒门 治下疳疮
- 79-卷下·疮毒门 白玉膏
- 80-卷下·疮毒门 大归汤
- 81-卷下·疮毒门 治大小人儿身上脓窠疮流水
- 82-卷下·疮毒门 治冻疮
- 83-卷下·疮毒门 唇上生疔毒
- 84-卷下·疮毒门 万灵夺命丹
- 85-卷下·疮毒门 生肌红玉丹
- 86-卷下·疮毒门 治一切疥癞
- 87-卷下·疮毒门 治遍身疥癞
- 88-卷下·疮毒门 治人马疥癞
- 89-卷下·疮毒门 治干湿痈,并脓窠疮、黄水疮作痒作痛者
- 90-卷下·疮毒门 水澄膏
- 91-卷下·疮毒门 治阴茎温痒
- 92-卷下·疮毒门 治恶肿一宿可杀人者
- 93-卷下·疮毒门 头疮收口方
- 94-卷下·疮毒门 治项后生疙疽
- 95-卷下·疮毒门 治发背敷药方
- 96-卷下·疮毒门 一扫光
- 97-卷下·疮毒门 治便毒方
- 98-卷下·疮毒门 治坐板疮方
- 99-卷下·疮毒门 毒蛇咬方
- 100-卷下·疮毒门 犬咬方
奇方类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167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0
- 奇方类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qflb.html
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奇方类编》系《奇方类编》与《奇疾方》的合订本。《奇方类编》二卷。为清代江夏人吴世昌(半千)先生抄辑,由长白鄂奇善校。《奇方类编》分列二十七门,主要载录头面、须发、耳目、口鼻、牙齿、咽喉、心胃、噎膈、痰嗽、脾胃、血症、膨胀、痢泻、疟疾、风瘫、疝气、伤暑、伤寒、痔漏、损伤、疮毒急治、保养、补益、妇人、涉猎以及杂治等各种常儿病症的证治一方药,末附经验秘方,《奇方类编》累计治则方剂约800余种。《奇疾方》一卷。为清代竟陵人王远抄辑。主要载述某些奇疾怪症及其治法。
奇方类编说明:
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奇方类编》系《奇方类编》与《奇疾方》的合订本。《奇方类编》二卷。为清代江夏人吴世昌(半千)先生抄辑,由长白鄂奇善校。《奇方类编》分列二十七门,主要载录头面、须发、耳目、口鼻、牙齿、咽喉、心胃、噎膈、痰嗽、脾胃、血症、膨胀、痢泻、疟疾、风瘫、疝气、伤暑、伤寒、痔漏、损伤、疮毒急治、保养、补益、妇人、涉猎以及杂治等各种常儿病症的证治一方药,末附经验秘方,《奇方类编》累计治则方剂约800余种。《奇疾方》一卷。为清代竟陵人王远抄辑。主要载述某些奇疾怪症及其治法。
工具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