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八年,(阙文)谓魏王曰:“昔曹恃齐而轻晋,齐伐釐、莒而晋人亡曹。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郑恃魏以轻韩,伐榆关而韩氏亡郑。原恃秦、翟以轻晋,秦、翟年谷大凶而晋人亡原。中山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此五国所以亡者,皆其所恃也。非独此五国为然而已也,天下之亡国皆然矣。夫国之所以不可恃者多,其变不可胜数也。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登,稸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于利,比于患。臣以此知国之不可必恃也。今王恃楚之强,而信春中君之言,以是质秦,而久不可知。即春申君有变,是王独受秦患也。即王有万乘之国,而以一人之心为命也,臣以此为不完,愿王之熟计之也。”
译文:
秦始皇六年:《脱漏文字)有人对魏王说:“从前曹国依仗齐国而轻视晋国,在齐国去讨伐莱、莒两国的时候,晋国人借机攻破了曹国。缯国依仗齐国就抗拒越国,在齐国和子作乱的时候,越国人就攻占缯国的城邑。郑国依仗魏国,轻视韩国,在魏国攻打榆关的时候,韩露就攻下了郑国。原国依仗秦人、狄人,轻视晋国,在秦、狄出现凶灾的时候,晋人攻占了原国。中出依仗齐国、魏国,轻视赵国,在齐国、魏国讨伐楚围的时候,赵蟹攻取了中山。这五个国家之所以破亡,都因为认为自己有所依靠。不但这五个国家是这样,天下所有破亡的国家都如此。对别的国家不可依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变故不可胜数。有的因为政治教化没有修治,上下不团结,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因为邻国诸侯狡诈,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因为年成不好谷物不收,蓄积用尽,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国家在利益面前改变立场,有的国家自己已接近了祸患。臣下因此知道别的国家是不可以依仗的。观在大王依仗楚国的强大,而听信春申君的话,因此对抗泰国,久后结果不可预料。假如春申君有变故,这将由大王独自承受秦国的祸患了。虽然大王拥有万乘之国,却依赖一个人的想法唯命是听。臣下认为这样做法是不完美的。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 《战国策》秦三·应侯曰郑人谓玉..
- 《战国策》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
- 《战国策》韩二·韩公叔与几瑟争..
- 《战国策》秦三·应侯谓昭王
- 《战国策》西周·三国攻秦反
- 《战国策》东周·秦假道于周以伐..
- 《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
- 《战国策》秦四·楚魏战于陉山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吕礼
- 《战国策》东周·温人之周
- 《战国策》秦四·秦昭王谓左右
- 《战国策》魏一·张仪欲以魏合于..
- 《战国策》楚四·虞卿谓春申君
- 《战国策》韩一·宜阳之役
- 《战国策》楚四·天下合从
- 《战国策》秦二·秦王谓甘茂
- 《战国策》西周·周君之秦
- 《战国策》西周·秦令樗里疾以车..
- 《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
- 《战国策》西周·薛公以齐为韩魏..
- 《战国策》东周·严氏为贼
- 《战国策》东周·昭翥与东周恶
- 《战国策》秦四·三国攻秦入函谷
- 《战国策》韩一·秦韩战于浊泽
- 《战国策》秦一·秦惠王谓寒泉子
- 《战国策》秦三·薛公为魏谓魏冉
- 《战国策》秦二·秦惠王死公孙衍..
- 《战国策》赵一·齐攻宋奉阳君不..
- 《战国策》秦三·谓穰侯
- 《战国策》秦二·医扁鹊见秦武王
- 《战国策》东周·周相吕仓见客于..
战国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227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7
- 战国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warring.html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