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魏公叔痤为魏将,而与韩、赵战浍北,禽乐祚。魏王说,迎郊,以赏田百万禄之。公叔痤反走,再拜辞曰:“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挠拣而不辟者,此吴起余教也,臣不能为也。前脉形地之险阻,决利害之备,使三军之士不迷惑者,巴宁、爨襄之力也。悬赏罚于前,使民昭然信之于后者,王之明法也。见敌之可也鼓之不敢怠倦者,臣也。王特为臣之右手不倦赏臣,何也?若以臣之有功,臣何力之有乎?”王曰:“善。”于是索吴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巴宁、爨襄田各十万。
王曰:“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掩能士之迹,公叔何可无益乎?”故又与田四十万,加之百万之上,使百四十万。故《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公叔当之矣。
译文:
公叔痤做魏国的将领,同魏国、赵国在浍水北岸交战,擒获了赵将乐祚。魏惠王大喜,到城郊迎接公叔痉,并赐田百万亩作为他的食禄。公叔痤反身退走,然后拜了两拜辞谢说:“能使士兵不溃散,勇往直前不躲避邪行,强敌压己而不退却的,是吴起留下的教导,臣下做不到。在军队前踏察地形的险阻艰难,判断有利有害加以防备,使三军士卒不迷惑的,是巴宁、爨襄的功劳。在战前悬赏罚,战后使百姓明白无疑而信任的,是大王圣明的法度。看见可以进攻敌人了,击鼓进军不敢懈怠的,那才是臣下。大王只是因为臣下的右手不懈怠而赏赐臣下,为什么呢?假如认为臣下有功,臣下何功之有呢?”魏惠王说:“好。”
因此寻找吴起的后人,赏赐土地二十万亩。巴宁、爨襄受赏土地各十万亩。魏惠王说:“公叔痤难道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吗!已经替我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又不遗忘贤者的后代,不掩盖能士的功劳,公叔痤怎么能不得到好处呢2”所以又赏赐给他土地四十万亩,加上起初赏赐的土地一百万亩,使他拥有土地一百四十万亩。所以《老子》上说:“圣人没有积蓄,认为已经替别人做了,自己才更富有,认为已经给予别人了,扇已的财富才更多。”公叔痤当是这样的人啊。
- 《战国策》秦三·应侯曰郑人谓玉..
- 《战国策》西周·薛公以齐为韩魏..
- 《战国策》东周·秦假道于周以伐..
- 《战国策》西周·三国攻秦反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吕礼
- 《战国策》秦四·顷襄王二十年
- 《战国策》韩二·韩公叔与几瑟争..
- 《战国策》东周·温人之周
- 《战国策》楚四·天下合从
- 《战国策》秦四·秦昭王谓左右
- 《战国策》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
- 《战国策》秦三·应侯谓昭王
- 《战国策》秦三·五国罢成皋
- 《战国策》秦四·楚魏战于陉山
- 《战国策》秦二·宜阳之役冯章谓..
- 《战国策》韩一·秦韩战于浊泽
- 《战国策》魏一·张仪欲以魏合于..
- 《战国策》秦三·范子因王稽入秦
- 《战国策》秦三·谓穰侯
- 《战国策》秦二·医扁鹊见秦武王
- 《战国策》西周·周君之秦
- 《战国策》赵一·齐攻宋奉阳君不..
- 《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
- 《战国策》秦一·秦惠王谓寒泉子
- 《战国策》赵四·翟章从梁来
- 《战国策》西周·犀武败
- 《战国策》东周·杜赫欲重景翠于..
- 《战国策》韩一·宜阳之役
- 《战国策》东周·周相吕仓见客于..
- 《战国策》秦四·或为六国说秦王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金投
战国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349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7
- 战国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warring.html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