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驰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生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译文:
魏惠王死,下葬的日子已定。可是当天天下起大雪来,积雪深得几乎能没到牛眼那么高,城郭的路无法通行,太子准备用木板构筑栈道去送葬。群臣都去谏阻太子,说:“雪下得这么大还要送殡,人民一定叫苦连天。国家开支又恐怕不够,请暂缓时间,改日安葬。”太子说:“做儿子的因为人民辛苦和国家开支不够的缘故,就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你们不要再说了。”大臣们都不敢再去劝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犀首。犀首说:“我也没法劝说他,看来这事只有靠惠子了,让我去告诉惠子。”
惠子听到后说:“好吧。”就驾着车去见太子,说:“安葬的日期已定了吗?”太子说:“是的。”惠子说:“从前周王季历埋葬在终南山脚下,渗漏出来的水侵蚀了他的坟墓,露出棺材前面的横木。周文王说:'啊,先王一定是想再看一看各位大臣和百姓吧,所以才让渗漏的水把棺木露出来。'于是就把棺木挖出来,给它搭起灵棚,百姓都来朝见,三天以后才改葬。这是文王的义举啊。现在葬期虽然已定,可是雪下得很大,可以深没牛眼,牛车难以前行,太子为了能按期下葬就不顾困难,这是不是有些急躁?希望太子改个日期。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来扶护国家,安顿人民,所以才让雪下得这么大。据此推迟葬期而另择吉日,这不正是文王般的大义吗?像这样的情况还不改日安葬,想来大概是把效法文王当作羞耻了吧?”太子说:“你说得太对了,请让我推迟葬期,另择吉日。”
惠子不仅实行了自己的主张,又让魏太子不匆忙安葬先王,并趁机宣扬文王义举。向天下宣扬文王的礼仪,这难道是小事吗?
- 《战国策》秦三·应侯曰郑人谓玉..
- 《战国策》西周·薛公以齐为韩魏..
- 《战国策》东周·秦假道于周以伐..
- 《战国策》楚四·天下合从
- 《战国策》秦四·秦昭王谓左右
- 《战国策》韩二·韩公叔与几瑟争..
- 《战国策》东周·温人之周
- 《战国策》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
- 《战国策》秦四·顷襄王二十年
- 《战国策》西周·三国攻秦反
- 《战国策》秦三·五国罢成皋
- 《战国策》秦三·应侯谓昭王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吕礼
- 《战国策》秦四·楚魏战于陉山
- 《战国策》秦二·宜阳之役冯章谓..
- 《战国策》魏一·张仪欲以魏合于..
- 《战国策》秦三·谓穰侯
- 《战国策》赵一·齐攻宋奉阳君不..
- 《战国策》秦三·范子因王稽入秦
- 《战国策》秦二·医扁鹊见秦武王
- 《战国策》西周·周君之秦
- 《战国策》韩一·秦韩战于浊泽
- 《战国策》西周·犀武败
- 《战国策》韩一·宜阳之役
- 《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
- 《战国策》赵四·翟章从梁来
- 《战国策》秦一·秦惠王谓寒泉子
- 《战国策》秦四·或为六国说秦王
- 《战国策》东周·杜赫欲重景翠于..
- 《战国策》东周·周相吕仓见客于..
- 《战国策》东周·赵取周之祭地
战国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34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7
- 战国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warring.html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