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民俗文化> 小儿药证直诀>

卷下 诸方 泻黄散

卷下 诸方 泻黄散
网页全屏
  • (又名泻脾散)

    治脾热弄舌。

    藿香叶(七钱) 山栀子仁(一钱) 石膏(五钱) 甘草(三两) 防风(四两去芦切焙)

    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学海案∶“聚珍本”山栀仁一两,甘草三两云一作三分。方后有附论石膏文云,南方以石为石膏,以石膏为寒水石,正与京师相反,乃大误也。盖石膏洁白,坚硬有墙壁,而寒水石则软烂,以手可碎,外维青黑,中有细文,方书中寒水石则火锻用之。石膏则坚硬不可入火,如白虎汤用石膏,则能解肌热,破痰,治头痛。若用寒水石则误矣。又有一等,坚白全类石膏,而方敲之,亦皆成方者,名方解石也,可代石膏用之。南人有不信此说者,季忠尝相与同就京师大药肆中,买石膏、寒水石、方解石三种,又同诣惠民和剂局,及访诸国医询之,皆合此说,乃信季忠顷编《保生信效方》,已为辨论,恐小儿尤不可误,故复见于此。

小儿药证直诀工具简介:

《小儿药证真诀》分上、中、下3卷。上卷记脉证治法,包括“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主”、“五脏病”等81篇,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各种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对疮疹、惊风、诸疳等儿科重要病证辨察尤为详尽,如把疮疹区分为水疱、脓疱、斑、疹、变黑5种,分属于肝、肺、心、脾、肾五脏,其中前4种实际分别指水痘、天花、斑疹、麻疹,早在12世纪即能对其进行鉴别,实属可贵,本书卷中记“尝所台病二十三证”,是钱乙治疗验案的汇集。下卷为“诸方”,列钱乙所制方剂110余首。既有化裁精当的古方,也有独创巧妙的新方,其中治疗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疗肾虚的“地黄丸”等,都是佳效名方,至今仍为临床医生所常用。本书基本上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总结了他的儿科临床经验,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突出脏腑辨证思想的儿科专著,对宋以后儿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