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 朝代:宋代
- 作者:吴文英
- 全文: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拼音:tīng fēng tīng yǔ guò qīng míng. chóu cǎo yì huā míng. lóu qián lǜ àn fēn xié lù, yī sī liǔ yī cùn róu qíng. liào qiào chūn hán zhōng jiǔ, jiāo jiā xiǎo mèng tí yīng. xī yuán rì rì sǎo lín tíng. yī jiù shǎng xīn qíng. huáng fēng pín pū qiū qiān suǒ, yǒu dāng shí qiàn shǒu xiāng níng. chóu chàng shuāng yuān bú dào, yōu jiē yī yè tái shēng.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的注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的注释
1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
2瘗(yì):埋葬。铭,文体的一种。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3分携:分手,分别。
4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5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6中酒:醉酒。“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中,读仄声也。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
7交加:形容杂乱。
8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评析
宋词三百首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21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8-08 08:01:14
- 宋词三百首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songcisanbaishou.html
《宋词三百首》由朱孝臧(1857-1931)编选,朱孝臧原名祖谋,字古微,号彊村、上彊村民,是浙江归安人。朱孝臧以混成为主旨,追求词的体格和神致,其选录标准非常严格。朱孝臧在编选《宋词三百首》时,特别强调词的“浑成”,即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上的成熟度。他认为,词的体格(形式和结构)和神致(精神和情感)同样重要,但体格更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