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民俗文化>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什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网页全屏
  • rén zhī chū

    人之初

    xìng běn shàn

    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性相近

    xí xiāng yuǎn

    习相远

    【解释】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注释】

    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故事】

    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再是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上下篇

三字经工具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启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