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民俗文化> 民间偏方大全>

痈疽疮疡酒

痈疽疮疡酒
网页全屏
  • 车螯灯芯酒——原名“车螯酒”
    [药物组成] 车螯壳(泥固济火煅过为细末)一二个灯芯三十茎 蜜一大匙 栝蒌一个
    [功能主治] 治发背痈疽。
    [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勿令醉。
    [制备方法] 上药切碎,剥栝蒌,用酒一升,煎后三味微熟,调车螯末二大钱。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车螯酒
    [药物组成] 车螯(紫色光厚者以黄泥固济煅赤,候冷为末),三钱匕腻粉一钱匕 甘草末二钱匕 栝蒌实(判)一枚
    [功能主治] 发背伴寒热。
    [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勿令碎。
    [制备方法] 以上四味,先将前三味和匀,次将栝蒌用酒二盏,煎至一盏,去滓调下前药三钱匕。
    金星酒方
    [药物组成] 金星草(和根洗净,慢火燉干)四两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五毒发背。
    [用法用量] 随时饮服。
    [制备方法] 上二味,捣细为末,分作四帖,每帖用酒一升,煎三两沸后,再以冷酒二升相和,人瓶器中封却。
    [资料来源] 宋·《圣济总录》
    按:金星草又名风尾草,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密网蕨的全草,味苦性寒,清热凉血解毒,能治痈疡,肿毒,瘰疬,恶疮;甘草和中解毒,合用可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神效托里酒——原名“神效托里散”
    [药物组成] 黄芪(盐水炙) 忍冬叶 当归各五钱 粉苹二钱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发背、肠痈。
    [用法用量] 适量服酒,药渣敷患处
    [制备方法] 上药酒煎。
    [资料来源] 明·《赤水玄珠》
    按:黄芪补气养脾,托疮生肌,当归养血和血,二药用于气血不足,疮痈内陷,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忍冬叶、甘草清热解毒,全方可局限病灶,防止深陷,使脓出毒泄,肿痛消退。
    阳和解凝酒
    [药物组成]川乌 草乌肉桂 干姜马钱子 木鳖子 白芥子 五灵脂 穿山南星 牙皂各30g 生狼毒120g 大戟 甘麻黄各15g
    [功能主治]解毒、祛寒、除湿、涤痰,通络,适用于因寒湿、痰凝、阴毒所致的疽证。
    [用法用量] 治未溃阴疽,将此酒调其他药敷患处;治已溃阴疽,将此酒浸消毒纱布条人疮口内。
    [制备方法] 上药置于白酒中,浸泡一月而成。
    [资料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0
    金银花酒
    [药物组成] 金银花五两 ·甘草一两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恶疮,不论发生在何处,或肺痈、肠痈,初起便服奇效。
    [用法用量] 初起者,一昼夜内分三次服尽,病重者一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外以生药捣烂,酒调敷疮毒四周。
    [制备方法] 水二碗、煎一碗,再倒人酒一碗略煎。
    [资料来源] 清·《医方集解》
    忍冬酒
    [药物组成] 忍冬藤 大甘草节
    [功能主治] 治痈疽发背,不问发在何处,发眉发颐,或头或项,或背或腰,或胁或乳,或手足,皆有奇效。
    [用法用量] 一日一夜吃尽,病势重者,一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
    [制备方法] 忍冬藤生取一把(如无生者,只用干者,然力终不及生者),以叶人砂盆研烂,人生饼子酒少许,稀稠得所,涂于四周,中留一口泄气。其藤只用五两,木槌槌损,不可犯铁,大甘草节生用一两,同人沙瓶内,以水二碗,文武火慢煎至一碗,人无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数沸,去滓分为三服。
    [资料来源] 明·《本草纲目》
    藤花酒
    [药物组成]鹭鸶藤(茎叶花附) 黄芪 甘草(生)各半两栝楼根半两
    [功能主治]补虚托毒,理气活血,治痈疽疮毒,内附筋骨。
    [用法用量]温服,一日三次。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酒二盏,煎至一盏,纱绢拗捌,去滓即成。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按:本方鹭鸶藤即忍冬藤,栝楼根又名天花粉,故名藤花酒。二药有清热排脓消肿的功能,加之黄芪,甘草补中托毒,故宜用于痈疽虚证。
    藤黄煮酒
    [药物组成] 鹭鸶藤(茎叶干用,花尤妙)二两 生地黄(干者)
    [功能主治] 治痈、疽、恶疮、深附骨在腹,虽肿皮肤不热,颜面危恶,或瘘或疳,妇人乳疽,一切血气不和;留畜疙疽挛皮于筋骨,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 每次一盏,每日四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酒四升,共人大瓶内,油纸竹叶牢封瓶口,悬釜内煮二三百沸,香熟后令冷,就瓶纱滤出酒。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民间偏方大全工具简介:

收集整理《民间偏方》之食疗、土方精选,所用方材均以民间土方、偏方为主,不仅 易找、易买、易用,而且疗效神奇,又无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