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背俞
网页全屏
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想知道五脏的腧穴都出于背的什么部位。
岐伯说:背中大腧在项后第一椎骨下的两旁,肺腧在第三椎骨的两旁,心腧在第五椎骨的两旁,膈腧在第七椎骨的两旁,肝腧在第九椎骨的两旁,脾腧在第十一椎骨的两旁,肾腧在第十四椎骨的两旁,这些腧穴都是挟持脊柱两旁彼此相距三寸。如果想检验穴之所在,就用手按压其部位,病人感到里面酸痛,或是原有酸痛,通过按压此处而缓解,就是腧穴所在。用腧穴治病,可以使用灸法,不可贸然使用针刺之法。在取用腧穴进行灸疗时,邪气盛的就用泻法,正气虚的就用补法。用艾火行补法时,不要吹艾火,要让艾火自然燃烧和熄灭;用艾火行泻法时,要急吹艾火使燃烧旺盛,然后拍艾条,待其火苗灭后再灸。
热门查询
-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
-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
-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
-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
-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
-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
-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
-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
-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 《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
- 《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
-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 《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
-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
-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
-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
-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
- 《黄帝内经》素问·刺要论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
- 《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
- 《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
-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
-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黄帝内经工具简介:
- 栏目:民俗文化
- 使用次数:241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4-02-02 08:04:23
- 黄帝内经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huangdineijing.html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经典之一。提供了关于黄帝内经的详细介绍、解读、应用和研究等内容。该网站包括原文阅读、经络穴位、治则治法、食疗保健、药膳制作等多个版块,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黄帝内经咨询和学习资源。通过浏览黄帝内经网站,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中医经典的精髓,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保健身体,预防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