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耻偷生
网页全屏
忍耻偷生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苟且偷生。
年代:
古代
注音:
ㄖㄣˇ ㄔˇ ㄊㄡ ㄕㄥ
近义:
忍辱偷生、忍垢偷生
感情:
忍耻偷生是中性词。
例子:
大抵女子殉夫,其故有二:……一则忍耻偷生,苟延一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至望绝势穷,然后一死以明志,此生于情感者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
英语:
allow oneself to be insulted in order to remain alive
字数:
四字
反义:
视死如归
热度:
一般
拼音:
rěn chǐ tōu shēng
解析: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成语接龙:
顺接:
[生死骨肉, 生死不易, 生擒活捉, 生功止过, 生生世世]
逆接: [于心何忍, 痛不堪忍,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痛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逆接: [于心何忍, 痛不堪忍,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痛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
繁体:
忍恥婾生
结构:
偏正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28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