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然一辞
网页全屏
同然一辞
出处:
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年代:
古代
注音:
ㄊㄨㄥˊ ㄖㄢˊ 一 ㄘˊ
近义:
异口同声、众口一词
感情:
同然一辞是中性词。
例子:
明·李贽《答刘晋川书》:“何乃同然一辞,效儿女故态也。”
字数:
四字
拼音:
tóng rán yī cí
解析: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接龙:
顺接:
[辞不获命, 辞简意足, 辞微旨远, 辞丰意雄, 辞严谊正]
逆接: [不约而同, 不敢苟同, 小异大同, 各有巧妙不同, 十家锅灶九不同]
逆接: [不约而同, 不敢苟同, 小异大同, 各有巧妙不同, 十家锅灶九不同]
繁体:
同然一辭
结构:
偏正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59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