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教育工具> 成语大全>

怡然自得的意思

怡然自得
网页全屏

yí rán zì dé

怡然自得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俄语:

благодушествовать(с довольным видом)

年代:

古代

日语:

ゆうゆう自適(じてき)

注音:

一ˊ ㄖㄢˊ ㄗˋ ㄉㄜˊ

近义:

踌躇满志、自得其乐、得意洋洋

感情:

怡然自得是褒义词。

辨形:

“怡”,不能写作“恬”。

例子: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英语:

happy and pleased with oneself

字数:

四字

反义:

心烦意乱、怅然若失、胆战心惊

热度:

常用

辨析:

怡然自得和“悠然自得”;都含有“自觉得意”的意思。但怡然自得偏重在“怡然”;用于强调精神愉快;“悠然自得”偏重在“悠然”;用于强调悠闲。

拼音:

yí rán zì dé

解析: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成语接龙:

顺接: [得意自鸣, 得意忘象, 得意忘形, 得意门生,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逆接: [言笑嘻怡, 兄弟怡怡, 心旷神怡, 心悦神怡, 心荡神怡]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怡”,不能读作“tái”。

结构:

偏正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