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
网页全屏
金蝉脱壳
出处: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谜语:
知了飞了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俄语:
убегáть с помощью ловкого манёвра
年代:
古代
日语:
計略(けいりやく)を設けてそっと脱走(だっそう)すること
注音:
ㄐ一ㄣ ㄔㄢˊ ㄊㄨㄛ ㄑ一ㄠˋ
近义:
瞒天过海、缓兵之计
感情:
金蝉脱壳是中性词。
辨形:
“蝉”,不能写作“蚕”、“殚”。
例子:
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英语:
escape unnoticed
字数:
四字
法语:
s\'esquiver(s\'éclipser)
反义:
瓮中捉鳖
热度:
常用
拼音:
jīn chán tuō qiào
解析: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成语接龙:
逆接:
[砂里淘金, 男儿两膝有黄金, 纡朱怀金, 一掷千金, 馔玉炊金]
正音:
“壳”,不能读作“ké”。
繁体:
金蟬脱殻
结构:
主谓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077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