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凶趋吉
出处: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避开祸害。
年代:
古代
注音:
ㄅ一ˋ ㄒㄩㄥ ㄑㄨ ㄐ一ˊ
近义:
避祸就福
感情:
避凶趋吉是中性词。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我就是想请教他一条避凶趋吉的路子。”
英语:
conduct oneself so as to avoid impending trouble and seek good luck
字数:
四字
热度:
常用
拼音:
bì xiōng qū jí
解析: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成语接龙:
顺接:
[吉网罗钳, 吉人天相, 吉丢古堆, 吉凶祸福, 吉光片裘]
逆接: [水火不避, 无所回避, 临难不避]
逆接: [水火不避, 无所回避, 临难不避]
繁体:
避凶趨吉
结构:
连动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1019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