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网页全屏
有眼不识泰山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谜语:
看见岳父不搭腔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年代:
古代
日语:
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注音:
一ㄡˇ 一ㄢˇ 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
近义:
视而不见、有眼无珠
感情:
有眼不识泰山是中性词。
辨形:
“泰”,不能写作“秦”。
例子: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英语:
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字数:
六字
热度:
常用
辨析:
有眼不识泰山和“有眼无珠”;都含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但有眼不识泰山偏重在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著名人物;还可用来指责或嘲讽人。不作为骂人话;“有眼无珠”比喻对人或事物没有识别能力;不限于人;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可用作骂人话。
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歇后语:
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解析: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成语接龙:
顺接:
[山包海容, 山栖谷饮, 山颓木坏,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溜穿石]
逆接: [无中生有, 亘古未有, 无所不有, 化为乌有, 前所未有]
逆接: [无中生有, 亘古未有, 无所不有, 化为乌有, 前所未有]
正音:
“识”,不能读作“shì”。
繁体:
有眼不識泰山
结构:
复句式
上下篇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23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