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
网页全屏
面目全非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谜语:
尽是谜底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俄语:
совершенно не похожий на прежний
年代:
近代
注音:
ㄇ一ㄢˋ ㄇㄨˋ ㄑㄨㄢˊ ㄈㄟ
近义:
面目一新
感情:
面目全非是贬义词。
例子:
它的厄运,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掉换,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鲁迅《而已集 谈所谓“大内档案”》)
英语:
lose one\'s identity
字数:
四字
反义:
一成不变、依然如故
热度:
常用
辨析:
见“改头换面”。
德语:
ein ganz anderes Gesicht bekommen
拼音:
miàn mù quán fēi
解析: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成语接龙:
顺接:
[非刑拷打, 非常之谋, 非昔是今,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非愚则诬]
逆接: [两头白面, 不念僧面念佛面, 灰头草面, 粉饰门面, 洗心回面]
逆接: [两头白面, 不念僧面念佛面, 灰头草面, 粉饰门面, 洗心回面]
繁体:
靣目全非
结构:
主谓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04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