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祸首
网页全屏
罪魁祸首
出处:
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谜语:
恶头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俄语:
главáрь всех преступлений и злодеяний(главный преступник)
年代:
古代
日语:
主犯(しゅはん),罪悪(ざいあく)の張本人(ちょうほんにん
注音:
ㄗㄨㄟˋ ㄎㄨㄟˊ ㄏㄨㄛˋ ㄕㄡˇ
近义:
元凶巨恶
感情:
罪魁祸首是贬义词。
例子:
这场空难事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在机场上空飞翔的鸽子。
英语:
ringleader
字数:
四字
热度:
常用
德语:
Erzverbrecher(Urheber allen übels)
拼音:
zuì kuí huò shǒu
解析: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成语接龙:
顺接:
[首屈一指, 首善之地, 首丘之望, 首尾共济, 首丘之思]
逆接: [作奸犯罪, 论心定罪, 将功赎罪, 奉辞伐罪, 不知者不罪]
逆接: [作奸犯罪, 论心定罪, 将功赎罪, 奉辞伐罪, 不知者不罪]
正音:
“魁”,不能读作“guǐ”。
繁体:
辠魁禍首
结构:
联合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23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