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窍不通
网页全屏
一窍不通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谜语:
十孔九漏;半边鼻塞
注音:
一 ㄑ一ㄠˋ ㄅㄨˋ ㄊㄨㄥ
近义:
一无所知、目不识丁
感情:
一窍不通是贬义词。
英语:
not to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
反义:
全知全能、无所不知
热度:
常用
德语:
etwas überhaupt nicht verstehen(dafür geht jm jedes Verstǎndnis ab)
解析: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成语接龙:
顺接:
[通变达权, 通古达变, 通文调武, 通儒达士, 通力合作]
逆接: [背城借一, 始终若一, 终始若一, 报效万一, 较若画一]
逆接: [背城借一, 始终若一, 终始若一, 报效万一, 较若画一]
结构:
主谓式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俄语:
абсолютный профан(полный невежда)
年代:
古代
日语:
全然(ぜんぜん)通(つう)じない
辨形:
“窍”,不能写作“窃”。
例子:
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茅盾《子夜》六)
字数:
四字
法语:
complètement bouché(stupide)
辨析:
一窍不通和“一无所知”。都含有“一点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的意思。但一窍不通偏重在“明白”;常用于知识方面;“一无所知”偏重在“不了解”;多用于具体事物方面;也可以用于知识方面;使用范围较广。
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
歇后语:
十窍通九窍;大杆杖吹火;扁担吹火;眼瞎耳聋鼻塞嘴哑
正音:
“窍”,不能读作“qiǎo”。
繁体:
一竅不通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23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