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网页全屏
不知不觉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谜语:
瞎子打瞌睡
注音:
ㄅㄨˋ ㄓ ㄅㄨˋ ㄐㄩㄝˊ
近义:
神不知,鬼不觉
感情:
不知不觉是中性词。
组合:
ABAC式
英语:
unconsciously(imperceptibly; in spite of oneself)
反义:
惊天动地
热度:
常用
德语:
unbemerkt(unwissentlich)
解析: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成语接龙:
顺接:
[觉人觉世]
逆接: [献可替不, 进可替不]
逆接: [献可替不, 进可替不]
结构:
联合式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意识的。
俄语:
незамéтно
年代:
古代
日语:
知(し)らず知らずに,いつの間(ま)にか
辨形:
“知”,不能写作“之”。
例子:
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字数:
四字
法语:
sans s\'en apercevoir(sans qu\'on s\'en apercoive)
辨析:
不知不觉和“神不知;鬼不觉”;都有“不知不觉”的意思。但不知不觉指自己没有意识;察觉或注意到;“神不知;鬼不觉”偏重指行动悄悄进行;不让人察觉;这两者不能通用。
拼音:
bù zhī bù jué
正音:
“觉”,不能读作“jiào”。
繁体:
不知不覺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1923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