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
网页全屏
相见恨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谜语:
慕容烈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
年代:
古代
日语:
早(はや)くお会(あ)いすればよかったものを
注音:
ㄒ一ㄤ ㄐ一ㄢˋ ㄏㄣˋ ㄨㄢˇ
近义:
相知恨晚、相识恨晚
感情:
相见恨晚是褒义词。
例子:
(1)女界伟人,久震耳鼓,真相见恨晚了。
(2)当这次匆匆的采访工作结束之时,笔者油然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触。
(2)当这次匆匆的采访工作结束之时,笔者油然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触。
英语:
regret we didn\'t meet sooner
字数:
四字
反义:
白头如新
热度:
常用
拼音:
xiāng jiàn hèn wǎn
解析:
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成语接龙:
顺接:
[晚节不终, 晚节不保, 晚生末学, 晚生后学, 晚食当肉]
逆接: [山中宰相, 诸法实相, 王侯将相, 圣君贤相, 备位将相]
逆接: [山中宰相, 诸法实相, 王侯将相, 圣君贤相, 备位将相]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g”。
繁体:
相見恨晚
结构:
紧缩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88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