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声
网页全屏
异口同声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谜语:
齐唱;大合唱
注音:
一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近义:
不约而同、有口皆碑、众口一词
感情:
异口同声是中性词。
英语:
speak with one voice
反义:
大相径庭、众说纷纭
热度:
常用
德语:
wie aus einem Mund
解析: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成语接龙:
顺接:
[声振林木, 声闻过情, 声色俱厉, 声色货利, 声价百倍]
逆接: [标新领异, 乍同乍异, 标新创异, 求同存异, 逐新趣异]
逆接: [标新领异, 乍同乍异, 标新创异, 求同存异, 逐新趣异]
结构:
主谓式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俄语:
все в один голос
年代:
古代
日语:
異口同音(いくどうおん)
辨形:
“异”,不能写作“一”。
例子:
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巴金《家》十三)
字数:
四字
法语:
unanimement(d\'une seule voix)
辨析:
异口同声和“众口一词”。都形容人们说法一样。异口同声偏重在“异”;指不同的人;只要两个人以上就能用;一般用于说话的场合;“众口一词”偏重于“众”;指许多人;不限于说话的场合。
拼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歇后语:
一百个和尚念经
正音:
“异”,不能读作“yī”。
繁体:
異口同聲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23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