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
网页全屏
舌战群儒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谜语:
诸葛亮出使东吴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年代:
古代
注音:
ㄕㄜˊ ㄓㄢˋ ㄑㄨㄣˊ ㄖㄨˊ
感情:
舌战群儒是中性词。
例子:
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英语:
argue heatedly with a group of learned men(have a heated dispute with a group of scholars)
字数:
四字
热度:
常用
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
解析: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成语接龙:
顺接:
[儒雅风流, 儒家经书, 喔咿儒儿]
逆接: [膏唇歧舌, 裁心镂舌, 调嘴弄舌, 摇首咋舌, 豁口截舌]
逆接: [膏唇歧舌, 裁心镂舌, 调嘴弄舌, 摇首咋舌, 豁口截舌]
繁体:
舌戰羣儒
结构:
主谓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28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