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若敌国
网页全屏
隐若敌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用法:
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年代:
古代
注音:
一ㄣˇ ㄖㄨㄛˋ ㄉ一ˊ ㄍㄨㄛˊ
近义:
隐然敌国
感情:
隐若敌国是褒义词。
例子: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天地之内,指麾无前,熊威虎力,隐若敌国。”
字数:
四字
拼音:
yǐn ruò dí guó
解析: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成语接龙:
顺接:
[国而忘家, 国无宁岁, 国泰民安, 国将不国, 国步方蹇]
逆接: [山栖谷隐, 岩栖谷隐, 发奸摘隐, 有犯无隐, 挂冠归隐]
逆接: [山栖谷隐, 岩栖谷隐, 发奸摘隐, 有犯无隐, 挂冠归隐]
繁体:
隱若敵國
结构:
偏正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88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