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工具

首页> 教育工具> 成语大全>

切中时弊的意思

切中时弊
网页全屏

qiè zhòng shí bì

切中时弊


出处:

宋 苏舜钦《诣匦疏 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

用法:

动宾式;作宾语;含褒义。

年代:

古代

注音:

ㄑ一ㄝˋ ㄓㄨㄥˋ ㄕˊ ㄅ一ˋ

近义:

切中时病

感情:

切中时弊是褒义词。

辨形:

“弊”,不能写作“蔽”。

例子:

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丁一岚《不单是为了纪念》)

英语:

criticize the current social evils sharply

字数:

四字

反义:

空谈误国

热度:

常用

辨析:

切中时弊和“一针见血”都可以表示“一下子揭露出来”的意思;但切中时弊指揭露出时代的弊病;而“一针见血”不一定;可以指揭露事物的本质。

拼音:

qiè zhòng shí bì

解析: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弊病。刚好击中现时的弊病;比喻批评时事能击中要害。

成语接龙:

顺接: [弊车羸马, 弊帚自珍, 弊衣箪食, 弊车驽马, 弊衣疏食]
逆接: [睥睨一切, 箴规磨切, 不顾一切, 寒蝉凄切, 傲睨一切]

正音:

“中”,不能读作“zhōng”。

繁体:

切中時弊

结构:

动宾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