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
网页全屏
三纲五常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年代:
古代
注音:
ㄙㄢ ㄍㄤ ㄨˇ ㄔㄤˊ
近义:
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感情:
三纲五常是中性词。
辨形:
“纲”,不能写作“刚”。
例子:
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英语: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字数:
四字
反义:
离经叛道、大逆不道
热度:
常用
拼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解析: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成语接龙:
顺接:
[常鳞凡介, 常备不懈, 常来常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常年累月]
逆接: [连二赶三, 两两三三, 暮四朝三, 至再至三, 径一周三]
逆接: [连二赶三, 两两三三, 暮四朝三, 至再至三, 径一周三]
正音:
“常”,不能读作“cáng”。
繁体:
三綱五常
结构:
联合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28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