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是处
网页全屏
一无是处
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谜语:
全错;通过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补语、宾语;含贬义。
年代:
古代
注音:
一 ㄨˊ ㄕˋ ㄔㄨˋ
近义:
一团漆黑、一无可取、百无一是
感情:
一无是处是贬义词。
例子:
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
英语:
be good for nothing
字数:
四字
法语:
n\'avoir rien de bon(n\'avoir aucune qualité)
反义:
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勿庸置疑
热度:
常用
辨析:
一无是处与“一团漆黑”有别:一无是处是直陈性的;重于“毫无可取”;“一团漆黑”是比喻性的;重于“毫无光明”。
德语:
keinen einzigen Vorteil haben
拼音:
yī wú shì chù
解析: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接龙:
顺接:
[处士横议, 处之泰然, 处堂燕鹊, 处堂燕雀, 处心积虑]
逆接: [未知万一, 以防万一, 心口不一, 知行合一, 终始若一]
逆接: [未知万一, 以防万一, 心口不一, 知行合一, 终始若一]
正音:
“处”,不能读作“chǔ”。
繁体:
一無是處
结构:
动宾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230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