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耻大辱
网页全屏
奇耻大辱
出处:
清 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谜语:
最大的耻辱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俄语:
страшный конфуз
年代:
近代
日语:
莫大(ばくだい)な恥辱(ちじょく)
注音:
ㄑ一ˊ ㄔˇ ㄉㄚˋ ㄖㄨˇ
近义:
卑躬屈膝、胯下之辱
感情:
奇耻大辱是贬义词。
辨形:
“耻”,不能写作“齿”。
例子:
我们和帝国主义结下了深仇大恨,我们忘不了那些奇耻大辱。(欧阳山《三家巷》一七)
英语:
a great insult
字数:
四字
反义:
丰功伟绩、光宗耀祖
热度:
常用
德语:
unertrǎgliche Schande(Schmach und Schande)
拼音:
qí chǐ dà rǔ
解析:
奇:罕见的。极大的耻辱;罕见的耻辱。
成语接龙:
顺接:
[辱国殄民, 辱国殃民, 辱身败名, 辱国丧师, 辱门败户]
逆接: [斗怪争奇, 平淡无奇, 飞将数奇, 化腐成奇, 化腐朽为神奇]
逆接: [斗怪争奇, 平淡无奇, 飞将数奇, 化腐成奇, 化腐朽为神奇]
正音:
“耻”,不能读作“cǐ”。
繁体:
奇恥大辱
结构:
联合式
成语大全工具简介:
- 栏目:教育工具
- 使用次数:2159 次浏览
- 更新时间:2023-09-09 08:01:59
- 成语大全工具链接:https://www.lazytools.com.cn/tool/chengyu.html
成语大全通常指的是收录大量成语的书籍或数据库,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和学术讨论中。
